close

「知道」By Sasha

 
今天(4/9)自然發音課,同學提出了一個問題,大略是問說如果我們現在跟Vivek學習的新的學英文的方式,允許腦袋模模糊糊的充斥各種大概知道的印象卻無法精確地用熟悉的中文語言說明,
而不是像以前學英文背單字跟句型,可以很精確的有一個文法架構或是中英翻譯滿足頭腦喜歡的知道方式
,這樣不同的理解方式,是真的學會跟知道了嗎?
 
我聽了大概了解同學想表達的意思,我也很有感觸跟感覺的很想要表達我的看法,感謝Vivek讓我發表想法。
 
我們的皮膚如果吹到風,我們會有一個印象〝啊〞這個是風的感覺,我們知道這是風,可是這個感覺很難用文字或語言形容,
但如果我們有這樣的經驗,下一次又吹到風,我們就會從資料庫調出過去經驗,記起這個感覺留下印象。
 
身體的五感經由經驗而認知,我們可以用嗅覺知道、用聽覺知道、用視覺知道,但有時經驗到的記憶連結是抽象的一大片的資訊,
例如同時看到一片熙來人往的人潮與耳朵聽到叫賣的聲音、鼻子聞到蔬果魚肉的味道,而連結了這是個Market。
 
1461232104685.jpg
 
這次上課學到一個經驗,看影片時我看到圖片有一個衣櫃裡面有擺滿衣服跟旁邊放了一個句子People keep their clothes in it.,
透過圖片去記憶,可以感覺出把衣服放在衣櫃的狀態可以跟這個句子畫上等號,
這樣就夠了,不用再知道更多,也比較可以反覆地透過聽跟朗誦,加深印象把整個句子記起來,
不糾結於為何要用Keep這個字。如果是以前的我,沒有搭配圖片只看到句子,我會想要逐字翻譯或是糾結於用文法拆解。
 
身體的知道是強大足以感覺一個複雜的整體,包含情境、有許多物件在同一個畫面、完整的一段句子都結合在一起,
五感的知道層次很廣,只是它們沒有嘴巴,沒辦法皮膚上長一個嘴巴直接把這些理解給說出來,但可以記憶跟理解的層次與範圍體會起來比頭腦更廣大許多。
而語言是活的,每個地區因文化差異而習慣的用法都不同,要精確地翻譯去畫上等號也是沒辦法的。
 
以前傳統方式的學習,我們用單一感官方式去認知英文,使用邏輯的頭腦區塊去拆解單字文法,
還有透過考試的壓力去逼迫自己去使用記憶功能,造成一種看似拆解精細實質單薄的認知,沒有透過其他五感去感覺,
這樣的記憶少了許多層次,累積的豐富度跟厚度都不夠,導致印象不深刻而不會用不敢用。
 
而現在的方式是使用很多工具,雖然不像住在國外,每天可以受到各種人事物的刺激,但經驗到靈活使用線上影片跟繪本等工具,
尋找有興趣練習的主題以及每周的共學,也可以營造這樣的環境,刺激更多層次的五感來幫助加深印象,
 
學習過程多了很多立體的場景畫面以及感情的連結使印象更為豐富深刻。
 
 
 
圖片來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HlfWFGv5Sg&index=27&list=PLL_zlQXiiG-W2M2dAIj_emwiJtgTi4miv
arrow
arrow

    Vive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