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字句型繪本班學員Celine Kuo分享文章
想跟大家分享我的感想...
自然發音密集班-
內在
自己對學英文的期許:確認自己的期許為何?
內心小孩的陪伴: 過往學英文的不好經驗及陰影(照顧情緒:左腦)
重新確認對英文的價值觀: 自我本身的價值跟英文分離
TED的演講: 推廣情緒急救的起步(照顧情緒:左腦)
外在
發音工作大本(key point):
建立圖像連結取代中文翻譯 &堆疊學習&觀察力->創造學習英文新的神經元
欣賞繪本:透過欣賞繪本驗證發音規則
字母卡發音練習: 一人發音,由其他人來拚出聽到的字為何,藉此來驗證自己的發音及聽力
YOU TUBE:大量的經由短片來練習發音,加強圖像的連結
歌曲介紹: 在十堂課程中,有技巧的階段性欣賞歌曲 ,先是放歌曲但無字幕, 第二次在放時,有英文字幕,第三次發放紙張的英文歌詞 跟著一起唱 (這三次是分散在不連續的課堂中)
單字句型繪本班
能支持我越過瓶頸的是"堆疊學習"+"有意識的學習"+"挑自己有興趣的內容"!
而最棒的事是我真的建立起每天都要跟英文約會的習慣,不管是藉由甚麼媒介 ,像聽英文歌曲 ,看篇小短文 or TED演講.
與往日不同的是 ,我每天的目的目標是不一樣的,是有節奏性的.例如昨天是欣賞音樂 (就單純輕鬆的聽旋律跟發音), 今天是看著歌詞一起聽音樂,後天會是看著歌詞一起唱,再來可能是把歌詞寫一下來細細品嘗每句話 ,也許會查查我想要知道的字.TED的演講也是如此 我先挑我有興趣的內容,先看有中文字幕的 第二遍再來聽英文發音 再來就要把英文內容抄下來,因為TED的演講比較長或難,所以有可能同樣的目標得要維持個好幾天或是會間隔好幾天才再繼續下去.
因為單字句型繪本班的內容程度的確與發音班有個鴻溝,若是沒有養成每天留時間給英文或是心急於要有立即的成果,很容易會熬不過去的。
在發音課時打下的基礎就是急救的錦囊妙計了: 觀察力的建立(審視整個學習方法-->確認堆疊的學習是重要的--->持續) +自我本身的價值跟英文分離(不是我很笨或是陷到過往失敗的情境裡)而很辛苦的熬過了好幾個瓶頸.
因為有能力檢視自己的學習狀態 ,所以才能做對的決定: 持續堆疊的學習,其中也因為能與自己對話不斷地釐清價值觀,所以才能熬到讓推疊的學習發揮效果!
這不是當時我能意識出這些步驟的,而是在發音課時已經內化了,自然而然的運作起來了.是現在回想,才發現我的大腦運用這些決策 ^^
若我說這是一堂關於你重寫人生的神經元 --->可是一點也不誇張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