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記錄著Celine在課程結束後二年的自學歷程,在我透過陪伴學員們重新建立起跟英文的正向連結過程中我了解到的是:重新學習一個過去覺得不可能的做到的事是非常需要覺察與堅持的,當你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看到Celine呈現的樣貌是你羨慕的時候請記得如果你願意投入時間練習,在自己卡關時依然不放棄的繼續調整學習的節奏,你也可以做到的。
以下內容已徵求Celine同意分享
單字句型繪本班Celine
能支持我越過瓶頸的是"堆疊學習"+"有意識的學習"+"挑自己有興趣的內容"!
而最棒的事是,我真的建立起每天都要跟英文約會的習慣,不管是藉由甚麼媒介:像聽英文歌曲 、看篇小短文 or TED演講。
與往日不同的是 ,我每天的目的與目標是不一樣的,是有節奏性的。
例如:昨天是欣賞音樂 (就單純輕鬆的聽旋律跟發音), 今天是看著歌詞一起聽音樂,後天會是看著歌詞一起唱,
再來可能是把歌詞寫下來細細品嘗每句話 ,也許會查查我想要知道的字。
TED的演講也是如此,我先挑我有興趣的內容,先看有中文字幕的,第二遍再來聽英文發音,再來就要把英文內容抄下來,
因為TED的演講比較長或難,所以有可能同樣的目標得要維持個好幾天或是會間隔好幾天才再繼續下去。
因為單字句型繪本班的內容程度的確與發音班有個鴻溝,若是沒有養成每天留時間給英文或是心急於要有立即的成果,很容易會熬不過去的。
在發音課時打下的基礎就是急救的錦囊妙計了: 觀察力的建立(審視整個學習方法-->確認堆疊的學習是重要的--->持續) +自我本身的價值跟英文分離(不是我很笨或是陷到過往失敗的情境裡)而很辛苦的熬過了好幾個瓶頸。 因為有能力檢視自己的學習狀態 ,所以才能做對的決定: 持續堆疊的學習,其中也因為能與自己對話不斷地釐清價值觀,所以才能熬到讓推疊的學習發揮效果!
當時我是無法能意識出這些步驟的,而是在發音課時已經內化了,自然而然的運作起來了。
是現在回想,才發現我的大腦運用這些決策 ^^ 若我說這是一堂關於你重寫人生的神經元的課程 --->可是一點也不誇張喔~
http://vivek08.pixnet.net/blog/post/316837335
以下是9/28/2016Celine跟Vivek分享她的閱讀新歷程,Celine附上了她購買的書籍資料,分享給有興趣的朋友們。



Celine:我不小心買了這套書,剛開始看很吃力,字好多,但因為好奇維多利亞女王時代的事蹟,讓我一頁頁的看下去。我最近有點消沉,英文閱讀其實有中斷一小陣子。但我覺得那是個過程,一個釐清自己為何要閱讀英文,那真是騙不了自己的。
剛好,又重聽那七個秘密影片(學習英文的影片),更是讓我感觸良多。
當初,我無法理解的(只能學到自己已經知道的部份),現在才恍然大悟。
大量的接觸英文...顯然還是不夠多。
我相信這個過程不會是最後一次,我肯定還會有下次的釐清。
我中斷的時候,還想說到底不碰英文會怎麼樣呢?
Vivek:那妳的發現呢?
Celine:有罪惡感產生...但我不援助它,惰性戰勝了罪惡感。但因為喜愛繪本,好奇外國世界又讓我重拾英文。這個過程讓我閱讀英國歷史起來輕鬆很多,好奇戰勝學習為目標導向。
我學習誠實面對自己,沉澱自己,然後再次出發。
高度的覺察及有意識的思考很耗精神體力啊~很容易不想這麼累而逃走....
去學了有多神奇的英文課還不是不了了之,妳這輩子就是學不好英文..之類的魔音會出其不意的狠狠在我最脆弱的時候出現...
我當時是讓這些魔音直接穿越我....我接受這些脆弱,我不想花力氣去反駁,我有意識的翻譯他為脆弱的我,之後,靜靜的等沉澱。
Vivek:Celine,妳又穿越了...
Celine:老實說這過程很痛苦。
而且,我想下次應該會更深,哈哈!不過,我還期待下次呢~
Vivek:讚喔! 所以我才會寫下:真正的學習是離開教室後。
Celine:是!博大精深的ㄧ句話啊~
完完全全的詮釋了妳想分享給大家的學習精神
一本英文版的德國兒童文學小說



一本英文版的德國兒童文學小說
原意是幫兒子買中文版的,只是好奇英文版的樣貌﹏﹏忍不住就帶它回家了。
科幻小說,描述的句子很長,很多單字看不懂...
但故事情節有張力,支持著我看下去。尤其是兒子看中文版,進度在我之前,經由跟他討論情節,讓我信心大增,原來我能看懂大綱,有成就感。
而且能跟兒子同時一起討論故事情節,這是不曾有過的獨特經驗。
兒子看中文版,我看英文版,同時進行。我沒看過中文版,但有聽過兒子介紹另一本同一個作者的小說,聽起來是有趣的。
我完全放開一切的執著,甚至有ㄧ整句或小段落看不懂在寫什麼,就這樣瞄過去,繼續看下去。
這才意識到我之前還是抓太多,
這次我要跳過對於不懂的字時,還是很痛苦,於是,我試著賦予自己一個新任務(減)試著去發音,然後就跳過。
這個新的行為讓我舒坦不少。哈哈‧‧‧
婉玲,我看到82頁,到此時最大的感觸是:很自在的閱讀,前所未有的自由。
以英文為媒介而一窺德國的故事,不再拘泥於文字本身了。
因為大量的重複字彙而自然有印象的現象也讓我震撼,原來自然的記單字不查字典是這麼一回事。
看前幾頁時,好幾次有想查字典或放棄的念頭出現,索性跳過整段看不懂的地方,告訴自己再試試沒損失。
後來發現有時看到後面突然才了解到前面在說什麼,心中的開心跟領悟真的只有自己懂。
很想奔去妳面前嘰喱聒拉一吐為快說。
Celine: 婉玲(Vivek),我有個疑問?
我現在看到186頁了。對很常出現的單字但我無法由前後文得知其代表的意思的字,我好想查哦~但又怕一查不可收拾﹏﹏
Vivek: 試試看啊!
Celine: 是厚!我是自己的主人,誰怕誰!哈哈
Vivek: 實驗看看不會有什麼損失的。
Celine: 真是太不可思議了!我可以記得一些耶!就如同妳以前說的,長篇小說因為作者的慣性用字遣詞,所以會不斷重複的字很多。又因為有前後文,所以容易記得多了!
Vivek: 妳是指查字典後嗎?
Celine:是的,以前查完之後,下次還是忘記。而且真的是試試看沒有損失,
我做了個實驗,左邊是不會的字但常出現,右邊是不會就寫下來。
結果左邊查了一次幾乎就記住了。
因為,我是先經由看了很多次幾乎都記住它的拼法,才去查的。
但右邊是只有看一次,就查~~果然ㄧ轉身就忘了。
而且整個閱讀的fu都不見了。
我又回到一開始的方式,即便是一整段看不懂也無妨,就繼續閱讀下去。
但我想做個調整,已一章節為個單位,若可以一直停留在我腦袋瓜的字,我想去查。
下午來試試。:)
這本書讓我有好多不同的新經驗哦~
謝謝妳引我入門,我也很訝異自己的毅力。
從離開妳的教室之後,我躍躍欲試想要知道我是否可以自主學習。
結果,跌跌撞撞的,但累積了很多學習腳步的速度及自己喜歡如何學習。
大至~我得要調整整個生活節奏。這倒是我始料未及的觸纇旁通~不止英文,其他我想做的事要一一檢討如何安排及進行的方式,因為會互相影響。
從前面累積的經驗,讓我知道一次是不可能把這本小說全看懂的,所以我很能接受ㄧ整段完全看不懂的囧狀,但可以索性就跳過去,
我知道我還是可以銜接下去,也清楚的知道日後還可以重看的,而不會歸咎是自己的英文沒學好。
有個重點,我一定要告訴妳。我一直覺得妳的陪伴跟支持讓我覺得不孤單,在我實驗失敗時,我有勇氣面對瀟灑往前走。
旁人的建議對我來說,不再那麼有力量傷我。
期待自己可以怎麼運用新經驗來閱讀這本No Drama Dicipline這本書。
6/7/2018
在以上的紀錄過後,我又閱讀了不少書,範圍很廣泛,毫無疑問都是我有興趣的。
青年文學:The Giver/Gathering Blue/Messenger/Son 這四本是同一個作者寫的,故事是有連貫性的.(我跟著孩子一起閱讀,我看英文 小孩看中文)
心理學方面 :The way of the peaceful warrior/ Daring greatly/ the power of habit
電影: the wonder (現在進行式)
目前我在猶豫是否要來試試看 Satir的書,我好奇中文翻譯的很難,我是否會看不下英文版本~哈~
我還慢慢沉澱中,希望我可以在暑假整理出來分享給你。